突然想到要写后记,于是想到《零下一度》这本书的后记。因为书是交给别人处理,当时的我甚至不知道书后面标明的那位责任编辑其实没有什么决定的权利,所以闹了一个很大的笑话。《零下一度》的后记是别人写的,具体是写我什么做得不好应该怎么做之类,名字叫《韩寒三思》,真是很滑稽,因为一个作者的书的后记居然找的是另外一个人在骂他,这样的事情天下可能就我一个人碰到了。
告别林夙,慕浅回到家,刚洗了个澡,就听见门铃狂响。
反正在我的学校生涯里,从来没有见过学校或者高层人物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们说过话或解决一个什么问题。纵然借钱,也是属于没得商量。我觉得,任何以学校名义向学生或者家长借钱的校长都应该开除,因为这不是一个称职的校长应该做的事情,一个称职的校长应该有办法以种种奇怪的名义将本来要借的钱一分不少收上来。如果数额实在巨大,哪怕收取5000元GUCCI校服校裤,加3000元PRADA校鞋也要上,原因是鉴于现在学生过于喜欢在衣物上攀比,为了杜绝这样的现象,直接升级到国际最顶尖品牌。当时我上学,差点连书包都要统一,说是生产专用书包的厂的书包利于纠正脊椎问题,而且质量比外面的好,当然得稍微贵一点。幸亏后来取消(估计学校与厂方因为利益分配问题谈崩了),否则依照学校多少钱都敢收的份上,弄不好三四年级就得背LV的包上学。
可是,中国小学的语文教育模式好像一直沿用初中高中,初中的语文教育已经显得重要性不大了,到了高中,语文就完全是一个陪衬,属于虽然可有可无但是不能没有的。语文从教会人认字之后就完全是一个束缚人的想象力的课程。尤其可笑的是对于一些所谓精彩段落的背诵和默写。
月色正浓,皎白清冷,落在屋内如满室清霜。
夜幕低垂,别墅内光暖宜人,慕浅依旧坐在餐桌旁,指导着霍祁然完成最后的内页制作。
这倒是实话。慕浅竟点头表示赞同,那我还得谢谢沈小姐夸我,以及提点我咯?
看得出这本画册慕浅出了不少力,霍柏年、程曼殊和霍祁然的卡通形象上都看得出她的笔力,偏偏只有他的形象格格不入,显然是由霍祁然一手操办。
眼见霍靳西不为所动,慕浅伸出手来,指尖抚过他的裤管,而后缓缓往上。
中国的学生作文一直乏味是因为命题实在太小了。比如给你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Copyright © 2009-2025